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当地影响面最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而东莞有着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最热闹的龙舟氛围,当地人称龙舟竞渡为“扒(pá)龙船”(“扒”在粤语中有划的意思)。
东莞赛龙舟、龙舟制作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东莞市龙舟锦标赛举行的日子(该项赛事一般隔几年才会举办一次,每次举办各支队伍都铆足干劲力争夺冠)。为期两天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将在东莞沙田拉开帷幕。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8支龙舟队伍,按国际大赛惯例进行标准龙(一艇22人)比赛,在东莞沙田龙舟公园赛龙夺锦。
从造龙舟、起龙、扒标、趁景,到吃龙船饭……与东莞龙舟有关的这些事,都蕴藏着相应的习俗文化。“扒龙船”还有哪些步骤?东莞龙舟的制作有哪些讲究?
东莞地处珠江口,河涌交错,水面开阔。过去,人们的生活和劳动都需要涉水而行,自然练就了一身划船本领。
东莞人热衷水边活动。农历四月初八后运动,从各镇街到社区、村落,都上演着龙舟盛景,除了本地人,每年都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赛,整个农历五月不停歇。
东莞的“扒龙船”自宋以来,沿袭至今,成为国家级非遗。“扒龙船”分为两种形式:“趁景”和“扒标”(龙舟聚集处,当地人称为“景”)。
“趁景”是友谊赛,不设奖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自发地FB体育进行比赛,聚散自由。(也有表演赛,可自行选择对象,邀请对方比赛,对方同意则擂鼓响应,不同意,则静锣息鼓。)
“扒标”则是有组织的龙舟比赛,也是最有看头的“景”。而在没有水的村镇也会举办“扒旱舟”。(东莞万江的龙舟活动,三年一周期,每三年进行一次“扒标”,其余两年是“游龙趁景”。)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龙舟景,每年都FB体育从万江开始,万江赛龙舟也被称为“东莞龙舟第一景”。此后各镇、各村定出自己的龙舟景日子。如今,龙舟景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游艺竞技活动。
东莞的老人常常这样形容“扒龙船”:“扒得快,好世界,扒得慢,等食饭。”想要扒得快,怎能少得了一条给力的龙舟?
在东莞万江,河边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间小房子,房子的“主人”是龙舟。万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龙船不能没有“家”。
万江街道有“扒龙舟”传统的社区,都在河边为龙舟搭建了龙船屋。每间龙船屋造型不一,成为河边的风景。
东莞的龙舟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龙舟月”也是各大龙舟厂的造船旺季,订单火爆,龙舟师傅们需要加班赶生产。
有着40多年造龙舟经验的霍应驰师傅介绍,传统龙舟身体细长,形似柳叶,制作工期12天左右,价格在10万元左右,由各社区/村出资。
龙舟制作较为繁杂,涉及选料、开料、打磨、上漆等八大工序,细分有上百道小工序。手工打磨尤为重要,龙舟木的光滑程度会影响比赛的滑行速度。
龙舟制作的每一步都有秘诀和技巧,而这些都需要师傅们依靠个人经验来把控,机器无法取代。不论是什么样规格和尺寸的龙舟,“让龙舟划得更快”是所有师傅的终极目标。
东莞天气潮湿多雨,为防止龙舟船身发霉,每年在龙舟比赛后,就会把龙舟藏到河底,也就是“藏龙”。第二年端午节前,再把龙舟从河里挖出来,这就是“起龙”。
“起龙”仪式一般设在农历四月初八,也就形成了“四月八,龙船兜底挖”的俗语。
龙舟竞渡结束后,村民都会把龙头、龙尾拆卸下来,放入祠堂。第二年再通过“请龙”仪式,为龙头点睛,祈求风调雨顺。
不同的龙舟,龙头造型不同,龙角也各异,有的形似鹿角,代表着不同的传统民俗。
龙船饭最早是犒劳“扒龙船”的划手,后来演变成一道美食。装龙船饭的大碗比平常碗大七八倍。
不少东莞人把“扒龙船”当成一件大事。还在上大学的东莞小伙古炳杨,从小就看着爷爷、父亲划龙舟。今年他和父亲一起,代表社区参加街道的龙舟竞渡。
每次龙舟“扒标”前,村(社区)就会从本地青壮年中选拔划手,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
和中华龙舟大赛22人的标准龙不一样,东莞的“扒标”用的是60人的传统龙,龙舟上的角色分类也更多。
“打鼓”者坐船中间,是龙舟队的气氛组,通过不同鼓点让队伍冲刺、提速等,还能鼓舞士气。
“抓梢(shāo)”通常站在船尾,掌握方向,多为有经验的掌FB体育舵人,保障全船安全。
形式多样:“拉力赛”以耐力取胜,是长途赛,全程2万米;“精英赛”分1500米赛,1000米赛不等;“邀请赛”是不论强弱会聚一堂,每次都有十几艘到二十艘龙舟参加,数量不等,热闹非凡。
冠军奖品:奖杯、奖金、烤金猪等。(当地人介绍,这三种奖品是多年来龙舟赛冠军的惯例,参赛队员平分奖金。)
比赛前,“跳头”还需要做一件事,拔下岸边的青草或者禾苗,迅速放进龙头嘴里,这是赛前的采青仪式,意味着龙舟真正苏醒,恢复活力。
“扒龙船”时,大家喊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口号,跟随指挥和鼓手向冠军发起冲刺!
竞渡方式上,广东各地也不同。东莞大多在宽阔水域,数只龙舟同时比赛;汕头、深圳等沿海城市曾举行过海上龙舟赛;佛山则追求刺激,在当地的S型、C型特色赛道进行“龙舟漂移,主打一个宁可‘煲’烂,不准扒慢(煲意为撞)”
在水上“狂飙”的“扒龙船”,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理念。
东莞的龙舟队,不仅划船速度快,救人也快。近日,一女子掉入江中,几名正在训练的龙舟队员,迅速将女子救上船,随后送医。从落水到成功施救,他们仅用了3分钟左右。
东莞的“扒龙船”,不止“速度与激情”。挑灯夜训的背后,是东莞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爱拼才会赢的人生态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