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自公然1880年莫索(Mosso)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人们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措施。但是由于疲劳的产生与消除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公认的看法,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学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能被人们接受的有以下的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运动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引起疲劳的原因和机理,在运动生理学上目前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的看法,仍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必能引起体内机能的变化,开始是某些生理常数的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旦这些变化不能及时恢复正常,最终将导致训练过度而产生疲劳。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提出过几种假说。
“衰竭”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最有力的证据是长时间运动中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时常伴随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堵塞”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19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某些物质的堆积使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这些堆积物被判明为是乳酸等。弗莱彻和霍普金斯(1907)发现肌肉疲劳的同时,发现血乳酸浓度升高。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理论认为:血液PH下降,细胞外液的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起疲劳。如哈佛大学疲劳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高温作业工人因泌汗过多,迅速达到不能继续坚持劳动的严重程度,且给予饮水不能缓解,必须饮用适当浓度的NaCl水溶液。
“保护性抑制”学说理论认为: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意见,无论是体力的或是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性作用的结果。
科学地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根据疲劳的种类、疲劳的部位及程度,下述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形态变化:下肢围度及体重的变化。
由于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消除方法与恢复手段也因人而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体能的恢复过程存在于整个训练竞赛过程中。但通常要谈的是运动训练、竞赛后的恢复过程。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恢复体力的过程中,主要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运动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超量恢复”理论。二是在运动时体内环境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平衡被打破,在恢复期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从而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Sely提出的应激学说。恢复手段一般分为三类,即教育学恢复、心理学恢复和医学生物学恢复。这里重点介绍和论述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与方法。机体在负荷之后,产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甚至发生生理病理改变。这样,医学生物学恢复措施就占有特殊的地位。目前被人们采用且有实际效果的方法手段有:
针炙和拔罐:针炙是针法和炙法的合称。治疗疲劳的针法可以局部取阿是穴,也可以循经取强壮穴。治疗疲劳的炙法多用艾条炙。一般取强壮穴。
拔罐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吸附于身体一定部位,使之产生瘀血现象。此法在法国称为“杯术”,在前苏联称为“郁血疗法”,在日本称为“真空净血疗法”。氧气和负氧离子:激烈紧张的肌肉活动是以氧化不完全为特点的,大强度负荷运动后,给氧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常用的有高压氧、常压氧、氧舱、小氧瓶等。
摘要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特征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有诱发电位波幅明显减低;F波潜伏期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波幅正常;多有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和经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脱髓鞘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电生理改变不同。利用神经传导速度来分类格林-巴利综合征亚型最轻易和最确切,利用电生理诊断标准可确定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急性运动性感觉神经病等格林-巴利综合征亚型,动态观察神经电生理变化,对治疗及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MAN)电生理特征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有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减低;F波潜伏期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波幅正常;多有纤颤电位和正尖波;恢复期运动电位时限多增宽。表明AMAN是一种不损害感觉纤维的严重运动神经病,和远端运动神经末梢功能障碍有关。电生理学对AMAN的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分型及对AMAN预后判定方面均有一定实用价值,本文仅就近年来AMAN电生理学方面探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般来说,传导速度减退代表脱髓鞘病变,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代表轴索损害。经典型GBS由于脱髓鞘的病理特征,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其首要诊断标准。虽然在疾病早期传导速度减慢并不常见,约在50%左右,但在2-3周后提高至80%-90%[1-2。然而,李春岩[3报告自1991-1996年间,应用丹麦DANTECcANTATA型肌电图仪检查GBS患者229例,连续4周动态电生理观察,发现有109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2周内无减慢或轻度减慢,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下降,小于正常下限的80%,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正常,和经典型GBS电生理表现显著不同,而本组患者尸检病理支持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作者认为根据目前对GBS患者生前分型主要依据电生理诊断,提出对AMAN电生理学诊断标准为摘要:①患者1-4周电生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减慢;②同时伴有CMAP下降,低于正常下限80%;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正常。有报道提出AMAN损害电生理特征可归纳为摘要: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降低;②F波潜伏期正常;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波幅正常;④多有纤颤电位和正尖波;⑤恢复期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多增宽。
Mckhann等[4对21例经Johnshopkins医院确诊的AIDP和我国22例AMAN患者在发病年龄、测定时间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电生理探究,结果表明21例AMAN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均正常,仅1例AMAN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轻度减慢。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63%正中神经、87%的尺神经和21%的腓神经其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AIDP和AMAN两组其四周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所有AMAN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CMAP波幅明显降低,近端刺激的CMPA振幅和远端刺激所产生的相同。AMAN的F波(刺激运动神经产生产的逆行冲动到达脊髓的一种反射,前角细胞严重损害易使其消失)潜伏期正常。这说明AMAN是一种不损害感觉纤维的严重运动神经病,提示AMAN和远端运动神经末梢功能障碍有关。肌电图检查发现所有病例肢体肌肉显示去神经电位(正性尖波和纤颤电位),被检肌肉运动神经元电位不能或仅少数能被随意激活(小于正常10%),恢复期运动单位时限增宽。运动神经元形态正常。当诱发时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和F波在正常范围内时,恢复通常是好的。Yuki等报告2例需使用呼吸机的重症AMAN病例,电生理为AMAN所特有的改变。
Kuwabara等[5探究发现抗GM1抗体IgG和电生理诊断之间在统计学上明显相关,通过电生理诊断标准对16例抗GM1igG阳性患者分类,AMAN或AMSAN12例,AIDP3例,未确定1例。除轴索特征外,存在传导减慢和阻滞的快速消退。认为可逆性传导衰竭和轴索变性构成了抗。和轴索变性的构成了抗GM1igG阳性GBS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Ho等[6探究了AMAN型GBS患者瘫痪和恢复机制,发现电生理诊断是低复合运动电位振幅,表明轴索变性,无脱髓鞘证据。Alam等[7认为利用神经传导速度来分类GBS亚型是最轻易和最确切的,利用电生理诊断标准可确定AIDP、AMAN、AMSAN等GBS亚型。
高长玉等[8对河北地区218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根据电生理分为3种类型摘要:Ⅰ型(7.8%)提示运动神经脱髓鞘病变;Ⅱ型(53.7%)提示运动神经轴索损害;Ⅲ型(38.5%)尚难确定是脱髓鞘还是轴索损害。本组测定运动传导速度、运动诱发波幅、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异常率分别为50.5%、88.0%、19.4%、11.4%,说明运动神经的损害率很高,感觉神经损害率较低。Ho等[9利用电生理学特征对129例中国北京GBS进行分型,发现AMAN型为65%、AIDP型24%和未归类者11%。如何从电生理学上进行GBS分型?中美GBS协作组认为AIDP型GBS要具备脱髓鞘电生理表现,即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F波潜伏期延长,有确切的波形离散等指标。而AMAN型GBS需具备两个条件摘要:第一,首先无上述脱髓鞘的电生理表现。第二,同时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明显下降。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小于正常下限的80%。
Visser等[10认为AMAN型GBS电生理学上很少或无脱髓鞘证据,半数患者有去神经活动性,假如前驱有Cj感觉则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好,但对血浆置换法则差,表明电生理学改变对治疗有指导意义。李春岩[3认为AMAN早期及其病变稍微者,仅表现运动神经纤维Ranvier结区损坏,使轴膜内、外离子渗漏,造成动作电位下降,此期及时治疗,病变可逆转恢复,动作电位波幅可恢复。
目前国外新观点[11-14认为摘要:AMAN早期或轻度病变为Ranvier结区增宽,免疫抗体、补体沉积在轴膜上,推测此改变引起轴索损害稍微,尚未达到不可逆程度。免疫物质在Ravier结区轴膜沉积,可引起神经电生理上诱发电位波幅下降。1995年,Takigawa等[14用单神经电压钳夹技术证实抗GM1抗体、补体存在时,它通过逐级去极化使K+流上升速度和幅度提高。抗体和补体同时功能时,则抑制Na+而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及破坏Ranvier结区轴膜。AMAN早期或轻度改变时有IgG和补体在Ranvier结区轴膜上沉积,推测它可导致神经病理及电生理改变。如在此期损害得到治疗控制,致病抗体及时清除,损害稍微的结区得到恢复,电生理学上诱发波幅下降即可恢复。假如病变进一步加重。Mφ侵入髓鞘腔内破坏轴索,致使广泛的运动轴索Wallerian样变性,则重症或晚期患者表现波幅进行性下降难以恢复。临床上表现神经功能恢复不良、预后差。因此,动态观察神经电生理变化,对治疗及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3李春岩,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脑和神经疾病杂志,1998;6(3)摘要:129
8高长玉,张国华,王桂荣etal.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电生理分型探究。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5;17(1)摘要:25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能被人们接受的有以下的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运动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引起疲劳的原因和机理,在运动生理学上目前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的看法,仍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必能引起体内机能的变化,开始是某些生理常数的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旦这些变化不能及时恢复正常,最终将导致训练过度而产生疲劳。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提出过几种假说。
“衰竭”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最有力的证据是长时间运动中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时常伴随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堵塞”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19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某些物质的堆积使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这些堆积物被判明为是乳酸等。弗莱彻和霍普金斯(1907)发现肌肉疲劳的同时,发现血乳酸浓度升高。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理论认为:血液PH下降,细胞外液的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起疲劳。如哈佛大学疲劳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高温作业工人因泌汗过多,迅速达到不能继续坚持劳动的严重程度,且给予饮水不能缓解,必须饮用适当浓度的NaCl水溶液。
“保护性抑制”学说理论认为: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意见,无论是体力的或是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性作用的结果。
科学地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根据疲劳的种类、疲劳的部位及程度,下述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形态变化:下肢围度及体重的变化。
由于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消除方法与恢复手段也因人而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体能的恢复过程存在于整个训练竞赛过程中。但通常要谈的是运动训练、竞赛后的恢复过程。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恢复体力的过程中,主要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运动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超量恢复”理论。二是在运动时体内环境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平衡被打破,在恢复期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从而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Sely提出的应激学说。恢复手段一般分为三类,即教育学恢复、心理学恢复和医学生物学恢复。这里重点介绍和论述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与方法。机体在负荷之后,产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甚至发生生理病理改变。这样,医学生物学恢复措施就占有特殊的地位。目前被人们采用且有实际效果的方法手段有:
针炙和拔罐:针炙是针法和炙法的合称。治疗疲劳的针法可以局部取阿是穴,也可以循经取强壮穴。治疗疲劳的炙法多用艾条炙。一般取强壮穴。
拔罐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吸附于身体一定部位,使之产生瘀血现象。此法在法国称为“杯术”,在前苏联称为“郁血疗法”,在日本称为“真空净血疗法”。氧气和负氧离子:激烈紧张的肌肉活动是以氧化不完全为特点的,大强度负荷运动后,给氧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常用的有高压氧、常压氧、氧舱、小氧瓶等。
【论文摘要】: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自公然1880年莫索(Mosso)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人们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措施。但是由于疲劳的产生与消除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公认的看法,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学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一次性强有力的负荷或持续运动负荷后,靠应力集中的运动器官(关节、韧带、骨骼、肌肉)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脏器和调节功能下降、能量不足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功能性的变化为特点的导致运动负荷器官功能下降、感觉不适、能量缺乏和代谢产物堆积等现象。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这样的一个超量恢复的良性过程。故而一般的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程度加深导致力竭,这都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和保持并增强人体健康。
因为运动时有不同强度,不同时间,不同的运动方式,所以产生疲劳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对疲劳的产生机制有不同的几种学说:
认为疲劳的产生主要是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的。
认为疲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从而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运动能力下降引起。
认为人体在运动时,由于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失调而引起疲劳。
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的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的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的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的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质有保护性作用。
认为肌肉疲劳是能量的耗竭,力量和兴奋性下降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三维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即疲劳是存在不同途径的逐渐衰退突变的过程,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认为运动时,氧自由基—脂质的氧化,内分泌调节机理下降,保护性抑制等方面综合地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解释的。
上述的几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假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和认识,消除运动性疲劳也必须根据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运动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来采取有针对性恢复措施。
在进行无氧强度练习时,需要高位神经中枢更多的激活支配工作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并保持高频率的神经冲动,这种紧张的神经活动仅能维持数秒钟。另外,磷酸原的消耗特别迅速,CP含量在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结束时下降80—90%。因此,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装置功能的下降以及磷酸原的耗竭是该练习的疲劳原因。
1、近极量无氧强度产生疲劳的原因除与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相同外,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的堆积、pH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2、极量无氧强度练习时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占较大比例,因此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堆积pH下降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限制造成供氧不足,也是疲劳的因素。
1、在极量和近极量有氧气强度练习时,产生疲劳的原因主要是氧运输系统工作能力的限制,致使工作肌供氧不足。另外,乳酸的堆积、pH值下降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3、在中等强度有氧练习时肌糖元和肝糖元大量消耗,致使血糖降低,这样以血糖为唯一能源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影响.另外,该练习会导致体温增高,为增加散热,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工作肌的血流量减少,结果工作肌供氧减少引起肌肉疲劳。
4、小强度有氧练习引起疲劳的原因与中等强度有氧练习相似,区别在开小强度有氧练习时疲劳过程发展较慢,且多半是消耗脂肪,未完全氧化的脂肪分解产物进入血液。这可能也是疲劳的重要原因。
在球类运动中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疲劳的重要因素。进行习惯的、自动化程度向的、节奏性强的动作不易疲劳,而要示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则较易产生疲劳。另外,缺氧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在静止用力时,来自骨骼肌的神经冲动,对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不断的冲击,以及为维持肌肉的紧张状态神经细胞要不断地向肌肉发送大量冲动,其结果使神经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促使疲劳加深。此外,肌肉静止用力时血液供应减少,由于憋气过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会下降。
科学的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人体保健有很大实际意义,然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所以,疲劳的判断主要有自我感觉、简易客观的指标及运动者的经验等指标来粗略评价。
运动时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故而运动时的自我感觉对判断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客观性。
①肌肉力量,运动引起的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一般常以绝对肌力为依据,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疲劳,测试时根据不同的运动形式有针对性的测试运动肌肉力量。
②肌肉硬度:肌肉疲劳时收缩机能下降,而且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FB体育app下载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
③肌电图:肌电图是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电位的变化,也可反映肌肉兴奋收缩程度,运动过程中的肌电图变化可确定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机能状态,通过肌电图可反映出肌肉是否疲劳。
A心率: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的最疲劳的最简易、最直接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心率对于疲劳进行判断。
①基础心率:反映机体最基本的机能状况,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的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10次/min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如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疲劳累积,应调整运动负荷。
②运动中心率:一般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如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③运动后心率恢复:如运动后心率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时间延长则可视为疲劳。B心电图:运动中心脏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可以以此来判断心脏疲劳。
①皮肤空间阈来诊断,即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辩皮肤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③唾液PH值:即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唾液PH值下下降,因此可用测定唾液PH值来判断运动性疲劳。
运动时和运动后供能物质的变化是消耗和恢复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运动时以消耗为主,恢复过程跟不上消耗过程,表现为能源物质数量下降;运动后,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这主要是从运动是能源物质的消耗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和恢复过程的规律说明运动能力提高的机理。所以,超量恢复学说是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依据,可为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的节奏性、系统性等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运动能力。因为运动成绩与完成专项比赛有关的各系统机能能力的协调性、合理性及时获得最大功率的表现力密切相关,应激和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恢复和适应过程的规律有一致性,故为应激学说。应激学说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专项、不同性质的激烈超负荷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并以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为核心,从机体的能源储备和动员能力、代谢和机体调节能力、身体防御能力三个主要方面研究运动训练对身体的生理、心理适应和提高过程的规律,同样为超负荷的大运动量训练,训练期适应和运动能力提高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应激学说也是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依据。
此类方法,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常用方法有:整理活动,水浴,蒸气浴,理疗,按摩等。
1、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过20分钟以免加重疲劳,也可在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为15度,热水温度为40度,冷浴1分钟,热浴两分钟,交替三次。
产物从而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一般不要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以免造成脱水和加重疲劳。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方法主要有:
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胜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通过诱导性的语言使运动员有意念来调动肢体,通过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练习者心情舒畅,身心放松,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和对生理功能调节的维生素及维量元素入手进行补充糖、脂肪和其他所须物质。
糖的补充不仅仅在运动后,而应当贯穿整个运动全过程,这既可推迟疲劳的出现,同时又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宜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时,运动中补糖(以运动饮料形式)每隔15到30分钟或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运动动后补糖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动饮料等方面进行,为了提高运动人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所以传统的中医补充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很有必要,也是对营养物质补充的促进作用。摘要: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现象,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当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程度加深,导致力竭,这都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一次性强有力的负荷或持续运动负荷后,靠应力集中的运动器官(关节、韧带、骨骼、肌肉)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脏器和调节功能下降、能量不足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功能性的变化为特点的导致运动负荷器官功能下降、感觉不适、能量缺乏和代谢产物堆积等现象。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这样的一个超量恢复的良性过程。故而一般的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程度加深导致力竭,这都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和保持并增强人体健康。
因为运动时有不同强度,不同时间,不同的运动方式,所以产生疲劳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对疲劳的产生机制有不同的几种学说:
认为疲劳的产生主要是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的。
认为疲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从而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运动能力下降引起。
认为人体在运动时,由于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失调而引起疲劳。
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的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的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的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的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质有保护性作用。
认为肌肉疲劳是能量的耗竭,力量和兴奋性下降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三维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即疲劳是存在不同途径的逐渐衰退突变的过程,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认为运动时,氧自由基—脂质的氧化,内分泌调节机理下降,保护性抑制等方面综合地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解释的。
上述的几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假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和认识,消除运动性疲劳也必须根据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运动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来采取有针对性恢复措施。
在进行无氧强度练习时,需要高位神经中枢更多的激活支配工作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并保持高频率的神经冲动,这种紧张的神经活动仅能维持数秒钟。另外,磷酸原的消耗特别迅速,CP含量在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结束时下降80—90%。因此,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装置功能的下降以及磷酸原的耗竭是该练习的疲劳原因。
1、近极量无氧强度产生疲劳的原因除与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相同外,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的堆积、pH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2、极量无氧强度练习时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占较大比例,因此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堆积pH下降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限制造成供氧不足,也是疲劳的因素。
1、在极量和近极量有氧气强度练习时,产生疲劳的原因主要是氧运输系统工作能力的限制,致使工作肌供氧不足。另外,乳酸的堆积、pH值下降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3、在中等强度有氧练习时肌糖元和肝糖元大量消耗,致使血糖降低,这样以血糖为唯一能源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影响.另外,该练习会导致体温增高,为增加散热,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工作肌的血流量减少,结果工作肌供氧减少引起肌肉疲劳。
4、小强度有氧练习引起疲劳的原因与中等强度有氧练习相似,区别在开小强度有氧练习时疲劳过程发展较慢,且多半是消耗脂肪,未完全氧化的脂肪分解产物进入血液。这可能也是疲劳的重要原因。
在球类运动中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疲劳的重要因素。进行习惯的、自动化程度向的、节奏性强的动作不易疲劳,而要示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则较易产生疲劳。另外,缺氧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在静止用力时,来自骨骼肌的神经冲动,对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不断的冲击,以及为维持肌肉的紧张状态神经细胞要不断地向肌肉发送大量冲动,其结果使神经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促使疲劳加深。此外运动,肌肉静止用力时血液供应减少,由于憋气过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会下降。
科学的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人体保健有很大实际意义,然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所以,疲劳的判断主要有自我感觉、简易客观的指标及运动者的经验等指标来粗略评价。
运动时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故而运动时的自我感觉对判断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客观性。
①肌肉力量,运动引起的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一般常以绝对肌力为依据,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疲劳,测试时根据不同的运动形式有针对性的测试运动肌肉力量。
②肌肉硬度:肌肉疲劳时收缩机能下降,而且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
③肌电图:肌电图是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电位的变化,也可反映肌肉兴奋收缩程度,运动过程中的肌电图变化可确定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机能状态,通过肌电图可反映出肌肉是否疲劳。
A心率: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的最疲劳的最简易、最直接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心率对于疲劳进行判断。
①基础心率:反映机体最基本的机能状况,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的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10次/min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如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疲劳累积,应调整运动负荷。
②运动中心率:一般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如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③运动后心率恢复:如运动后心率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时间延长则可视为疲劳。B心电图:运动中心脏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可以以此来判断心脏疲劳。
①皮肤空间阈来诊断,即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辩皮肤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③唾液PH值:即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唾液PH值下下降,因此可用测定唾液PH值来判断运动性疲劳。
运动时和运动后供能物质的变化是消耗和恢复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运动时以消耗为主,恢复过程跟不上消耗过程,表现为能源物质数量下降;运动后,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这主要是从运动是能源物质的消耗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和恢复过程的规律说明运动能力提高的机理。所以,超量恢复学说是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依据,可为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的节奏性、系统性等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运动能力。因为运动成绩与完成专项比赛有关的各系统机能能力的协调性、合理性及时获得最大功率的表现力密切相关,应激和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恢复和适应过程的规律有一致性,故为应激学说。应激学说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专项、不同性质的激烈超负荷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并以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为核心,从机体的能源储备和动员能力、代谢和机体调节能力、身体防御能力三个主要方面研究运动训练对身体的生理、心理适应和提高过程的规律,同样为超负荷的大运动量训练,训练期适应和运动能力提高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应激学说也是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依据。
此类方法,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常用方法有:整理活动,水浴,蒸气浴,理疗,按摩等。
1、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过20分钟以免加重疲劳,也可在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为15度,热水温度为40度,冷浴1分钟,热浴两分钟,交替三次。
产物从而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一般不要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以免造成脱水和加重疲劳。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方法主要有:
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胜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通过诱导性的语言使运动员有意念来调动肢体,通过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练习者心情舒畅,身心放松,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和对生理功能调节的维生素及维量元素入手进行补充糖、脂肪和其他所须物质。
糖的补充不仅仅在运动后,而应当贯穿整个运动全过程,这既可推迟疲劳的出现,同时又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宜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时,运动中补糖(以运动饮料形式)每隔15到30分钟或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运动动后补糖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动饮料等方面进行,为了提高运动人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所以传统的中医补充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很有必要,也是对营养物质补充的促进作用。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为疲劳的发生的原因诸多,而又有个体的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对疲劳的分析必须整体综合考虑。运用消除疲劳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具有针对形的进行。
1.体育保健学/姚鸿恩等主编—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ISBN7—04—009448—7。
2.体育保健学/赵斌.方昌智.陈上越主编—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ISBN7-5633—0842—5。
3.人体生理学/王步标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ISBN7—04—004725—X
4.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编—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体育保健学/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为疲劳的发生的原因诸多,而又有个体的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对疲劳的分析必须整体综合考虑。运用消除疲劳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具有针对形的进行。
1.体育保健学/姚鸿恩等主编—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ISBN7—04—009448—7。
2.体育保健学/赵斌.方昌智.陈上越主编—3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ISBN7-5633—0842—5。
3.人体生理学/王步标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ISBN7—04—004725—X
运动性猝死是指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家的有关材料,运动猝死的定义是: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1]。随着一些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的死亡,运动性猝死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2]FB体育。而关于运动猝死,国外已经有不少文献报道,国内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将对运动性猝死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发生的生理机制以及预防进行综述。
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给猝死(suddendeath)下的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它有三个基本要点:(1)自发过程;(2)意外发生;(3)进展迅速。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s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痛、气急,也可无任何预兆就突然发生。Maron(1980)等对运动性猝死下的定义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目前,有些学者如(Chris1989)、(Quigley2000)等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h之内,认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停止1h内发病并导致死亡,称为运动性猝死;但也有学者将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发生的意外死亡称作即刻死(instantaneousdeath),症状发作后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才叫运动性猝死[3]。
国内猝死者性别男女比例为7.2:1,可能是由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低,运动负荷小,对疲劳或其它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因素有关。研究报道,运动猝死的平均年龄为(30.8±17.9)岁[4]。
国外资料表明,心脏性猝死多发期一般为冬季,星期一以及商务9~11点或醒后的3h内。国内资料提示运动猝死也可能受时间戒律的影响,但尚未明确[5,6]。
从上海和华东地区1998年抽样调查猝死病例分析,运动猝死所涉及的人群较为广泛,有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教师、干部、工人和大中学生年龄从9~67岁[7]。研究显示运动性猝死多发生在强度较大或是竞争激烈的项目中,但是一些强度较小的项目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心源性猝死在运动猝死中占着很大的比例,Drory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运动猝死的病例中,心源性猝死占82%,李之俊等人的研究为87.5%。徐昕等人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在82例猝死病例中,心脏性猝死有58例70.73%,其中,又以心肌梗塞36.21%、先天性心脏病15.52%和心肌炎13.79%最常见。青年运动员心源性猝死主要由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和心肌传导系统疾病引起;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源性运动猝死则几乎全部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冠心病引起[8-10]。
脑源性猝死也是运动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FB体育,收缩压升高,易造成原有动脉硬化、脑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而死亡。徐昕报道脑猝死13例,涉及脑溢血、脑血管破裂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3例有高血压史。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其余年龄均大于40岁。李之俊报道脑猝死5例FB体育,4例脑溢血年龄40岁以上,1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Lynch研究了56例与运动有关的猝死,其中10例为脑溢血[11]。
有些资料将中暑列为运动猝死中次于心脏猝死的第二大原因。体温调节紊乱可导致完全健康的人发生死亡、剧烈运动尤其是耐力项目在热环境下进行时尤易发生中暑,甚至导致死亡[12]。滥用药物也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因素之一,滥用可卡因可引起冠状血管的痉挛,增加了血小板的凝血功能。挥发性药物的滥用也易造成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嗜酒不仅由于酒精的超剂量、心律失常及睡眠性呼吸抑制导致猝死,而且由于呕吐、慢性营养缺乏产生的急性电解质紊乱和酒精中毒性心肌病也可导致猝死。胸腺淋巴体质和肾上腺机能不全也可使机体应激能力低下而致猝死[13-15]。
运动性猝死发作突然,病程急,病情严重,难以救治,对竞技体育和健身锻炼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但并非不可防范,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只要多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因此应加大对运动性猝死的预防研究工作[2,12]184,117-179。
重视和加强各类人群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严格监测检查,以及识别可能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在进行健身运动之前,制定合理的健身运动处方。通过体育运动自我感觉和客观检查的方法,加强对运动过程中的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运动强度的医学监督和分析。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量力而行,到了一定年龄须严格控制运动量。注意运动前中后出现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宣传和普及预防运动中猝死的知识[16-19]。
在运动员选材时必须对其进行常规的包括超声心动图在内的全面而系统的体格检查,以防患于未然。在训练时遵循科学训练原则,避免过度训练和过度紧张,避免超负荷工作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运动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包括常规体检和赛前体检,以及心电图检查等。对运动员在运动中火后出现的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头痛、极度疲劳和不适等先兆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20]88-90,367-371。
运动猝死尽管发生几率很小,但确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积极开展全面的调查工作,了解当前运动猝死的发生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才能对发展竞技体育运动和开展全民健身产生重大意义。
[2]王云玲,胡启良.关于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83-185.
[12]肖玉红,金瑞静,闫旭升.运动性猝死之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1):117-119.
[13]李之俊,高崇玄.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11-214.
[15]林建棣.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研究及其预防[J].体育学院学报,2003,3.
[17]杨法香,单林娜,王金栋.运动诱发猝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8):766-768.
[18]曹士云.老年体育活动中猝死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6):687-688.
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就是“训练-疲劳-恢复-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波浪式前进的循环过程。如果机体长时间疲劳不能恢复就会引发各种病症。失眠是常见症状之一,失眠会造成运动员精神倦怠,萎靡不振,造成疲劳恢复减慢,不能快速消除,形成疲劳积累,严重影响到运动员正常生活、训练,威胁身体健康。
以军事体育运动大队所辖各运动队(射击队、军事五项队、现代五项队、击剑队和铁人三项队)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每队国际健将(国家健将)男女各4名,一级运动员男女各5名,二级或三级运动员男女各6名。
2.1问卷调查法2004~2006年在运动训练各阶段,通过阿森斯失眠量表对运动员每周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2.2试验法采用双盲对比实验方法设计,每队选取失眠队员各10人(男女各5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共25人)和对照组(共25人)。实验组每日早晨8时口服激活颗粒,每次20g;晚8时给予修养胶囊0.6g,对照组按药物说明口服维生素和安神类药物。实验总时间都为4周,统计服用后2周和4周失眠好转率。
2.3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所填写的阿森斯失眠量表中的有关内容分类输入SPSS统计软件包,并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统计。
运动失眠是指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引起,排除运动员其他身心疾病,即运动性疲劳伴有明显的失眠症状,依据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标准对是否失眠进行判定,即得分在6分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周者则判定为失眠。
4.1慢性运动性疲劳失眠的发生特点以技能和体能为主导的综合性军体运动项目,训练周期中的准备期往往以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为主,在此阶段训练负荷不追求极限负荷,从我们的监测中看运动员极少发生失眠。随着专项训练期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的不断增加,运动员发生失眠的几率也不断增加。由于参加重要比赛,往往要通过选拔和资格赛,只有高水平的队员才能参加比赛,而且,由于综合运动项目高度的技能要求,只有高水平运动员才能在每一单项训练中承受高强度负荷或极限负荷,再加之高水平运动员年龄往往普遍较大,运动性疲劳不易迅速恢复,容易形成疲劳累积。因此,运动级别越高发生失眠的几率越大。
铁人三项属于速度耐力性运动项目,全年训练中有氧训练的比重较大,训练主要突出较高强度下的大运动量,而且全年比赛频繁,每年比赛一般都是从年初持续到秋末,我们的监测中发现在全年训练的各个时期均有失眠的出现。而且失眠的发生与运动员级别和性别无显著相关,这可能与这两个项目对技能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初级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也能达到自己的极限运动负荷。
体能和技能共同主导的项目和体能主导的项目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很难入睡、多梦、睡眠质量下降、夜间易醒、由于睡眠影响白天训练和白天容易思睡等。不仅仅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而且伴随着身体机能的改变,反映了运动员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功能紊乱两者兼有的综合症状。属于经典型交感神经型症状(Basedow型)。
技能性主导项目如击剑和射击。特别是女运动员失眠的比率明显高于男运动员,原因可能与女性的月经生理周期容易受到运动负荷而造成紊乱和综合性比赛项目更容易引起女运动员心理的变化,更易产生心理压力负荷的过大两种叠加作用有关。表1军事体育项目运动性疲劳失眠发生率(%)特征一览表注:1为国际或部级运动员,2为一级运动员;3为二级和三级运动员。且1、2和3为同级别中所占发生率
4.2激活颗粒和修养胶囊对慢性运动性疲劳失眠的干预效果表2激活颗粒和修养胶囊对失眠治疗效果一览表表2中好转率是指为不使用非训练手段,仅仅通过服用药物而得出的。对于2004~2006年间出现失眠的患者,通过服用激活颗粒和修养胶囊服用2周后失眠的好转率达到了66.67%,4周后达到了89.62%,与以前服用维生素和安神类药物相比,治疗运动性手急失眠的效果明显增强,从阿森斯失眠量表统计显示:运动员的精神感觉症状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中容易醒、不易入睡、多梦等症状明显好转,白天思睡和影响训练的情况基本杜绝。说明激活颗粒和修养胶囊对运动员的睡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助于运动员通过高质量睡眠的恢复机能和体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训练,有效地保证了运动员以良好的机能状态精力集中地投入训练。
运动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最直接的办法。但是运动要适可而止,不要进行超负荷运动,否则易引起一些运动性疾病。常见的运动性疾病主要的症状有:运动性过敏休克、运动性腹痛、运动性晕厥以及运动性血尿等。运动性过敏休克是人体在运动时全身会出现荨麻疹、喉头障碍等过敏性休克综合症状,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脏骤停;运动性腹痛是运动者在运动前吃喝过多或不当以及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运动后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运动性晕厥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全身无力、眼前发黑的休克前驱症状,运动性血尿是运动者在进行了大量运动后出现粉红色血尿的症状。针对这些运动性疾病,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运动前制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理好教学中突发安全事故。
运动猝死是指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或是在运动后1h(6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大多数运动性猝死是发生在长跑运动中,并且运动者都有心脏方面的疾病。
运动时由于运动不当会出现意外受伤。有的学生在跑步时会扭伤脚或扭伤关节;在跳高跳远时,容易摔伤;在足球或篮球运动中由于动作激烈,容易被其他学生踢伤或砸伤,甚至旁观的学生也会被飞出来的球砸伤。学生意外受伤,主要与学生的自身素质有关,体育教学器械利用不当也是主要的原因,另外体育课堂教学秩序也是及其重要的一方面。
教师是避免学生发生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安全问题。学生第一次上体育课时,由于对体育锻炼的常识还不太了解,这时候教师就应当监督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对于学生不了解的体育器械,教师应耐心为学生做讲解及示范,防止学生操作不当发生事故。目前各高校体育教学事故频繁发生,原因是各高校的教师对体育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够,学校对教学隐患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第一,高校安排的运动场地不合理。例如有的学校把学生跳高或跳远时用的沙地和投掷实心球训练时用的沙地安排在一起,如果几项运动同时在进行,跳高、跳远的学生就容易被投掷实心球的学生砸伤,条件简陋的学校足球场地没有铺设人造草坪,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摔伤或者擦伤。第二,教师教学不严谨。由于各高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比较随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动作规范明显强调不够,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学生运动或使用体育器械的技巧掌握不足,也容易引发事故。例如学生在投掷铅球时,如果要领掌握不好,在投掷时就容易导致方向倾斜,砸伤周围的学生或者砸伤自己,在跳高时也经常会出现学生踢杆砸伤其他学生的情况。第三,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了解掌握不够充分。教师在课前应当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安排不同负荷的运动强度。
大部分学生是很乐意从事户外体育活动的,因此在体育课上会比较活泼和兴奋,然而当引导缺乏时就容易出现一些事故。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认识不足,而在活动中又偏偏喜欢冒险,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也积极参与,这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通常比较散漫,不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话,教师在讲解运动技巧或者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时,学生也是马马虎虎应对,一心只想着自由活动,对教师的话无法听进心里,因此在运动时就可能因没有熟练掌握方法,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要维持好体育课堂的纪律,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学生穿着不合适的服装参加体育运动,也是引发事故的一方面,例如有的女学生在跑步的时候穿高跟鞋则会扭伤脚,有的学生在活动中穿拖鞋则会出现绊倒摔伤。在对抗性的竞技活动中有的学生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情绪失控时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甚至引起打架斗殴,引起校园群体事故。
学校体育活动的场地要安排合理,经费充足的学校应该在篮球场或足球场围上防护栏,防止足球或篮球砸伤周围锻炼的学生,地面要铺上塑胶,防止学生摔伤、擦伤。陈旧或已损坏的体育器械,学校要及时处理和更换,防止学生使用时发生意外。除了场地及器材方面的因素,天气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原因。教师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项目。夏季运动时,教师要把握好分寸,找通风阴凉的地方进行活动,并且不能过度训练,防止学生中暑;冬季运动时,教师要选择背风处进行锻炼,室内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跑步等运动要适量减少,防止学生冻伤及感冒等。
学生在运动时考虑的往往是活动的本身,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重视不够,因此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出在观念上而不是技术上。首先,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加入一些安全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让学生学习《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办法》等,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在平时授课时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让学生谨记安全第一的指导意识。最后,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身体及心理情况,对个别学生的病史也应当了解一些,以做到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体育教师传授的是体育知识,关于体育器械的安全性,不可能做到专业化的水平,因此,器械的维修及检查需要专业人士来负责。学校要定时定期的安排有关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检查和维修,对损坏了的器材,要及时维修或处理掉,对还未来得及维修的器材要贴上标记,不能和正常的器材放置在一起,以免学生误拿后发生事故。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安全的问题,在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安排的内容一定要合理。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内教师要让学生先进行热身,夏天时可以慢跑,冬天时可以做健身操,让学生先活动一下筋骨,进入到活动状态中来,以便适于接下来的活动内容,这样做还能防止一些运动疾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往往会安排一段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热情,教师在学生游戏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维护好课堂秩序,当学生情绪过高时要给予降温,在学生精神不振时还要及时调动好学生的热情,防止学生因精神欠佳而发生分心。当学生由于情绪过于热情,导致场面发生混乱时,教师就要终止学生的活动,避免学生在混乱中发生意外。学生都处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在竞技运动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不服输的现象,在比赛中失了分或者不满对手对自己的阻碍,学生往往不服输,想要通过争吵或者争斗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果对手学生也不甘示弱,就可能发生斗殴现象,这时候教师要适时安抚比赛失败的学生,给予耐心的讲解,指出他失败的原因,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对胜利的一方也要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同学之间是朋友,不能因为一场比赛而伤害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生在受到意外伤害时,首先为学生处理危险的就是学校的医务室,因此,各学校要加强对校医务室的投资建设,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学校还要安排学生定期做身体检查,校医务人员应当把学生的检查报告交给体育教师,以便教师能更详细、准确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论文摘要:运动性认知是体育技能学习主要的认知形式,由此决定了体育学习方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改变认知至上的偏颇,又要避免脱离体育认知特点空谈育人目标的极端倾向,对多样化体育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并赋予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方式,总是与这门学科特有的认知形式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学科具体的认知活动中的,但总体上看,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在认知形式上的共性,也就具有学习方式上的共有特征。一般教学理论(包括新课程理论)主要关注的也是一般文化课程,因此,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大都能够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对号入座,直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但教学理论却较少关涉体育学科的“个性”,导致许多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认识上的迷茫,进而出现教学实践中的拒斥倾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行为上,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却受到了忽视。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领会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的改革目标,又要
深刻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把体育认知形式的特殊性作为认识的起点,探讨新的
一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的认知形式有三种[1]:其一是概念性认知,也就是借助言语、符号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广泛采用的认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认知,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对一定形象的想象对世界的认知,书法、绘画、音乐等的学习主要采用这种认知形式;其三是运动性认知,它是借助身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运动关系时的认知形式,它主要运用于体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学习中。
体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言语和文字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通过对示范和相关媒体的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与过程。但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学生只知道了所学的动作技能的“应然状态”,而这远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应然状态”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没有反复的身体体验与练习,即使是对体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简单动作,比如徒手操,学生在身体姿态、节奏等方面也会与观察到的动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动作要领大相径庭。因此,体育学习虽然包括多种认知形式,但运动性认知是体育学习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认知形式。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动作的形象和要领的感知开始的。而事实上,教师无论多么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多么有效的讲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学动作的有关要领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教师(包括体育教材)可能传递给学生的,只是诸如“两臂上举”、“抬头挺胸”之类的反映动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身体感受的内部信息,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时甚至连活动主体也“意会”不到。换句话说,完成动作的关键是动作者的内部感觉,而不是语言文字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感受性的内部信息。
很显然,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过程,实际也就是把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身体的直接感受,从而直接体验到所学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自然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焦点。
如果学生的练习是有积极效果的,那么在练习之前,学生无论在主观上意识与否,实际上都需将该形象想定为自己,即学生是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与其化为一体地去揣摩、体验、感受。在这种虚拟地将主体(学生本人)移入到客体(示范者)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或者说“悟”出了示范者完成该动作时的内在感觉。并且在后面的实际练习时,以这种“悟”出的感受的实现作为目标来表现自己的身体。而“悟”出的内在感觉与实际练习中真实获得的内部信息之间的程度、差别的缩小或减少,也就成为学生动作学习的基本目标。[2]
学生之所以能够将内部信息的内在感觉掌握,是学生将自己的主体“移入”到示范动作之中,潜势地使自己的运动得以成立,并随着客体(示范动作)虚拟运动的同时形成“运动共感”[3]。在这时,教师所体验的内在感觉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学生方面。尽管这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学动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那种虽然还模糊、还不太清晰,但过去未曾有过的那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才正是教师所要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
可见,学生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学生所获得的外部信息与身体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身体的直接感受,所有的关于动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没有意义性的。而随着身体感受的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学生的动作与教师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对学生深层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加深对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所获得的关于过程、方法的体验,将会迁移到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因此,体验本身既是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过程,同时也和动作技能一起,成为运动性认知所追求的FB体育app下载目标与结果,体验性也就成为体育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
人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初级动作技能的形成会带有相当的主体不自觉的成分,但这些初级动作技能对此后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时,学习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已知或已会的动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体验新动作。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新动作的学习,都是在已经掌握该动作的“下位动作”之后,或者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性认知之后。任何新授动作本身都会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已会动作的认知成分、环节或要素,所谓的新动作实际上是原有已会动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减与组合。因此,能否形成新的运动性认知,不在于各种辅助练习手段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正确与否,而在于有形的辅助练习是不是与学生原有的运动性认知之间具有现实的关联性,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能否感受到或体验到这种关联性[4]。这时决定的因素不是教师传递过来的外部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身以“心”去领悟和亲身体验新旧动作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以获得更有效运动性认知的结果。任何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如“手把手”地帮助或机械地重复模仿,即使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动作的外部表现上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获得适合学生自身的身体感受和体验,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上必然是低效的。
因此,在运动性认知形式中,身体运动只是这种认知形式的一种外部表现,而真正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机制还在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身体运动的协同一致。而自主性不仅是运动性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体验性特征的进一步解读,体验本身就是自主性基础上身、心协同活动的过程。
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动作前都带着他过去动作学习或生活所留下的意识痕迹,以此来同化或顺应相关的新动作。同化是当新的动作技能与原来所体验到的在性质上一致时,原有的体育技能认知结构的数量获得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原有体育技能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内部或外部信息时而引起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的知识和技能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这表明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不能靠机械重复来掌握,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分析是对新旧动作技能之间联系的更为深刻的把握,是对内、外部信息关系的自主的理解;判断是基于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创造是既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抉择,也是在个体独特性基础上对新的动作技能价值意义的更深层的构建和探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因此,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索性特征体现了体育学习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方式的共同特征。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体育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与其它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运动性认知在内部体验性上表现为个体性,但在外部表现上则主要表现为运动性。这在一方面反映了运动过程群体性的特点,小组与团队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为互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互之间可以在群体活动中真实地检验学习结果,判断存在的内部原因,为个体改进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部参考信息。另外,有些体育技能本身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和掌握的,在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从而形成“先天”的合作性学习。
从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性认知形式的特点来看,体育学习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诚然,从学科教学的目标看,体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动作技能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离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来谈育人目标,则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把握住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特点和机遇。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体验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就能够从认知领域扩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增长的过程,同时还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形成高品质的学习,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探究性,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合作性,就有利于形成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
而在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中,为了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却往往把体育技能的学习搁置在外:为了体现自主体验性,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新的“放羊式”教学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体现探究性,就不切实际地在把讨论、提问等大量充斥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过程本身的价值思考,形式化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为了体现合作性,凡是课堂都是游戏,失去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心理品质方面所应有的本真。教学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学生乐此不疲却茫然无所获。在一阵轰轰烈烈的闹腾之后,我们不能不反思:体育作为学科存在的价值特殊性何在?
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体现了体育学科认知形式的特点,是反映体育学科认知目标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是与课程改革全面育人的目标完全一致的,更体现了体育技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媒介作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认知至上、体育技能惟一的偏颇,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的全方位的培养,意味着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在继承和利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一切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和目标,赋予练习、游戏、比赛、体验、感悟等多种体育学习方式以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任何脱离学科的认知目标来谈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倾向最终只会弱化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是违背课程改革主旨的。
[1][3]贾齐.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运动性认知[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2):9-11.
脑卒中致残病人出现失语症的比率高达20%~30%。失语症病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因此,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自2004年以来,笔者对经头颅CT、核磁扫描证实为脑卒中后致言语障碍的病人,进行了语言训练,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明显。现将训练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住院病人72例,男50例,女2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1岁,平均68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46例,均经CT或MRI确诊。病前均智力正常,言语流利,阅读、书写能力正常。按失语症分类诊断为运动性失语38例,感觉性失语23例,完全性失语11例。失语程度采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检查。言语障碍的评估标准:0度,不能用言语进行实际的思想交流或言语不能使人理解;Ⅰ度,能说极少量词汇及短语;Ⅱ度,能说单词或短句,对日常用语可理解,表达中存在语法上错误;Ⅲ度,对日常熟悉的事物或经历能较快地领悟或表达,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经历则表达困难;Ⅳ度,多数情况下无言语障碍,但有时有理解障碍,言语欠流畅;Ⅴ度,言语障碍极轻,不易被他人察觉,仅病人自己有所体会。根据评估标准,其中0度的有11例,Ⅰ度的有28例,Ⅱ度的有21例,Ⅲ度的有12例。笔者把经康复护理后评估标准提高2度者定为明显好转(如由Ⅰ度提高到Ⅲ度),评估标准提高Ⅰ度者为好转。
1.2.1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以语音训练为主。先做好心理行为干预,运动性失语病人最初多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此时护士应给予耐心开导,并与家属一起制定训练计划。(1)发音训练: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腭和声带运动的训练,以使语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2)词、句单音训练:发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病人说出单词-词组-短句。从简单的单词开始,逐渐加大难度。0~Ⅰ度病人以单词训练为主,Ⅱ~Ⅲ度的病人以词组、短句为主。(3)阅读训练:将适合病人发音的生活用语录制成磁带,让病人跟读,反复进行语言刺激。
1.2.2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训练感觉性失语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1)听觉训练:护士与病人采取一对一的形式,通过病人以往所熟悉的声音,如平常最喜欢的音乐等,刺激病人的听觉,强化应答能力,刺激思维,增加语言的理解力。(2)手势训练:通过病人较熟悉的手势激发其理解能力。如梳头,护士做梳头动作,让病人模仿、重复。(3)实物刺激:让病人说出所看到的实物的名字,护士可适当提醒,反复练习。(4)图片刺激:护士用图片边读边示意,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病人思考后回答,以锻炼病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1.2.3完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完全性失语康复训练时不应该过于着急,一般选用适FB体育app下载当的难度,使病人基本能完成为宜。因部分病人的情绪常不稳定,连续生硬的语言可使病人失去信心而不能配合治疗。可请病人尽可能多地进行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和自己的病史述说等,训练病人的表达能力,同时指导病人家属配合训练,可以互相促进效果。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组病人采用BDAE检查法评价效果。在总共38例运动性失语的病人中,Ⅱ度以上病人或经过3~4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的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有31例由Ⅰ度恢复到Ⅲ度,属明显好转,另有7例语言能力提高1度,总有效率达到100%。经康复锻炼后,感觉性失语的23例病人经6周训练有6例病人的恢复不稳定,只提高了1度,而其他17例病人效果较为明显,由Ⅰ度恢复到了Ⅲ度,不但对常用的语句能够理解,对日常熟悉的事物也能较快地表达,对于感觉性失语,康复疗效也满意,总有效率达到100%。但完全性失语的病人,经过语言康复治疗7周后,效果均没有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恢复得好,有7例由0度恢复到Ⅲ度,仍有4例经康复后并无明显改善。公务员之家
病人一旦确诊为失语,应立即进行语言训练,可加快代偿活动,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科学地评估失语的类型和程。